科学避震 为生命筑牢安全屏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07浏览次数:297

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性,那地震来了该怎么办?是跑还是躲?在不同场合我们该怎样有效避震,降低伤亡风险?

何为地震预报与预警?

地震预报:地震是在极其复杂的地质结构中孕育发生的,它的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人类迄今为止对这一过程的了解很少。大地震重复发生的时间很长,对大陆内部的断裂而言往往是上千年,远远大于人类的寿命和仪器记录地震的时间,这就限制了对地震发生规律的经验总结。当前的科学技术虽然突飞猛进,但仍然是“上天容易入地难”,人们还不能对地震孕育发生的10公里到20公里深处进行直接观测,设在地表的间接观测也十分稀疏。上述原因极大的影响了地震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目前,地震的中长期预报(一般10年以上)相对可靠,短临预报非常困难。在充分和合理位置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原理(纵波每秒3.3公里,横波每秒2.9公里),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提前向震中附近地区发出地震预警信息,以减小损失。2013年2月20日,部署在云南省昭通市的地震预警系统,在一次破坏性地震到来之前发出预警,这是中国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

而在“4·20”芦山7级地震到来之前发出预警,是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又一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

应如何进行科学避震?

平时可在家里准备地震应急包,并写上联系方式,以备地震时使用。包内物品大致包括手电筒、矿泉水、外伤药、电话号码、收音机、方便面、饼干、绳索和贵重物品,还可放置一定数量的现金。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应急避震措施,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室内: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在自贡地区,凡经过正规设计,采取了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均能较好抵御本地地震和外地地震波及的袭击,人们可从容选择适当的避震措施,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学校:学校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若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乱跑、跳楼、拥挤、踩踏,震后迅速指挥学生有序快速撤离。需要注意的是,震时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不要站在窗户或阳台上,防止被掉落物砸伤;必要时在室外上课。

室外: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物)、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高耸的危险物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公共场所: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拥挤人流,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在商场、书店、影院、餐厅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在行驶的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震动结束后,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区。

 


【编辑:保卫处】